• 行业新闻
  •  > 文章

    全面屏时代 屏下指纹识别与苹果FACE ID上演拉锯战发布时间:2018-09-19

    9月13日凌晨,在苹果公司举办的2018年秋季新品发布会上,苹果公司推出了多款产品。据现场介绍,本次Face ID相比去年进行了升级,通过多重神经网络计算保护,这次的Face ID检测更快,此被苹果称为“有史以来智能手机上最安全的面部检测”。但新款iPhone的“刘海”跟iPhone X相比并没有什么改变。

    事实上,大“刘海”的设计也是苹果的无奈之举,毕竟要在“刘海”内隐藏红外摄像头、泛光感应元件、距离感应器、环境光传感器、扬声器、麦克风等一系列零部件。

    但今年国产手机厂商一改以往的模仿和追逐态势,为了进一步减少“刘海”、提高屏占比,分别采用了升降式前置摄像头结构、“水滴屏”,以及COF封装的柔性OLED等黑科技。

    在“无刘海”的发展趋势下,此前十分普及的电容指纹技术被市场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屏下指纹识别及苹果引领的3D面部识别(苹果称之为“FaceID”)。过去,苹果引领的电容指纹识别方案成为各大手机厂商的标配,如今,FaceID还可以再次成为主流解锁方案吗?

    屏下指纹识别与苹果Face ID进行比拼

    在全面屏大行其道的时代,手机的解锁方式也发生了改变。目前,屏下指纹识别及苹果的FaceID成为主流手机厂商关注的重点。

    不过,果粉此前在使用iPhone X时也发现FaceID的缺点,比如用户在闭眼、戴口罩、头发遮挡脸部等情况下,FaceID均无法进行识别,虽然FaceID号称更安全,但是网络上存在不少同卵双胞胎成功解锁彼此设置iPhone X的视频。

    除了消费端的缺点外,对于手机厂商来说,FaceID在设计上很难避开凹槽和缺口。此外,搭载FaceID需要配以刘海屏的设计,这对追逐“无刘海”效果的厂商来说,天生具备矛盾。基于此,越来越多的中国手机厂商正在加码屏下指纹识别技术。

    所谓屏下指纹,即放弃之前的HOME键方式的解锁方式,把指纹识别芯片放置在显示模组下方,直接在屏幕上解锁,既不影响全面屏又能保留正面指纹识别方式。由于现阶段的指纹识别大多是电容式按压识别,无法实现置于显示模组下方,所以屏下指纹通常利用穿透力更强的光学和超声波两种方式来采集手指表面纹路数据。

    屏下光学方案以国内的汇顶科技、美国Synaptics为代表。而超声波指纹识别则以高通为代表。

    今年4月,荣耀10搭载了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当时荣耀总裁赵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使用超声波指纹的原因在于,它对用户干、湿手的体验及解锁速度方面都更好。

    但无论是在综合性能上还是成本上,光学都有明显的的优势。

    汇顶科技屏下光学指纹识别技术,是目前业内最成熟、性能最好的屏幕指纹识别技术。其原理是当手指接触到屏幕的表层时,指纹识别芯片发出RGB光束,透过OLED屏幕照射手指纹理之后再反馈给识别模组,最终形成指纹图像通来进行识别。

    汇顶科技研发VP叶金春表示,汇顶全新的光学指纹识别方案无论是从识别率还是解锁速度,都已经接近电容指纹,目前达到0.35秒的解锁速度;此外,汇顶全新的屏下光学指纹识别方案还可以兼容OLED软、硬屏,并且光学指纹模组不需要再贴合到屏上,这大大减轻了商用难度,降低了生产的隐形成本和风险成本。

    据了解,目前汇顶科技的屏下光学指纹解决方案已经在国际、国内申请、获得了270多项专利,成本控制在8美金以下。

    虽然屏下光学已经量产,但汇顶并不认为“FaceID与屏下光学识别是二选一”的关系。汇顶科技CTO皮波对记者表示,虽然iPhone的‘刘海’不受欢迎,但他们相信,未来多生物识别的组合应用会是趋势。”

    本文转载自:全球半导体观察网

    上一篇:

    下一篇: